【七方快讯】【思之以律,师以成学】同济大学23级土法班法学实习讲座回顾
来源: 作者:七方所 时间:2025-08-10

2025年8月4日至8月7日,上海七方律师事务所刑事业务部主办的“同济大学23级土法班法学实习系列讲座”在本所多功能厅圆满举行。本次活动旨在向尚在校园的学子们传递法律精神,并从实务的角度展示真实的法律职业生活,帮助各位学子在拓展理论知识的同时,了解真正的司法实践。本次讲座时长三天,分别由七方所刑事业务部的各位律师进行讲谈。


8月4日,第一场讲座由七方律师事务所刑事业务部主任傅建平律师和副主任符天山律师主讲。

符天山律师以《人为什么会犯罪》为主题。符律师结合其丰富的办案经验和心理学背景,通过“犯罪心理介绍”“常见犯罪发生的心理需求”“恶性案件犯罪心理历程”“心理学家对人需求分析”“预防犯罪侵害和心理应对”五大主题,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犯罪背后的复杂心理机制以及如何预防犯罪侵害。会上,符律师从人格与犯罪的关联切入,解析犯罪性人格及变态人格障碍的影响,结合杨新海、高承勇等案例,阐述贫困、挫折等对犯罪的推动。此外,符律师还介绍了弗洛伊德、马斯洛等心理学家的理论,说明心理需求与犯罪的关系,强调犯罪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符律师也通过播放法治视频、推荐与犯罪相关的影视作品,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丰富。

1.png

七方律师事务所刑事业务部主任傅建平律师以《身边暗礁——识别高发犯罪的类型与风险》为主题进行了第二场讲座。傅律师以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名言“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表达了自由的可贵,从而告诉各位学生识别犯罪风险的重要性。随后,傅律师从多个角度详细展开:第一,傅律师列举了诸如“年龄”“性别”“道德”等常见要素,阐述了这些要素是否与犯罪存在关联以及关联深浅;第二,傅律师详细分析了行为人被判处有罪后,对本人及其家庭带来的深刻代价;第三,傅律师就企业经营、个人日常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刑事风险进行了罪名分析,增强了同学们的风险防控意识;第四,傅律师就个人和企业如何防范刑事类风险进行了细致剖析,包括思想要正、勤于行为“体检”、寻求律师专业帮助等。

2.png

本系列第二场讲座于8月6日由赵珞宏律师与张佰乐律师主讲。

上海七方律师事务所赵珞宏律师开展了主题为《刑事法律思维的培养与职业启蒙》的讲座。赵律师结合经典案例,如“天津大妈气枪案”,深入剖析刑事法律规范中相关条款的适用复杂性;又以在办案件中一起因停车纠纷引出的“故意伤害罪立案”为例,探讨正当防卫、犯罪故意等关键问题,引导大家从“接受知识”转向“解决问题”。赵律师强调在校期间积累隐性能力的重要性,分享职业认知启蒙的要点,包括耐心细致地完成基础文书工作、熟悉法庭程序、深入研究案件,以及面对复杂人性时保持理性与共情,践行“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以价值为导向”,做一个“懂法律,更懂人心”的人。

3.png

讲座短暂休息后,张佰乐律师继续分享,以《刑事辩护全流程工作要点解析》为主题,从刑事辩护的目的切入,以已办结和正经办的案子为例,深入阐述了包括接待家属、会见、取保候审/不予批准逮捕/撤案申请、阅卷、羁押必要性审查/不起诉申请、认罪认罚以及开庭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要点。接待家属前、中、后需要准备哪些工作和有何种风险;会见过程中,需根据不同阶段进行相应沟通,如首次会见告知委托信息、确认到案情况等;在取保候审等申请方面,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明确适用情形;阅卷要保证一定的次数以获得稳定供述、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审查以发掘证据和核实证据三性;对于羁押必要性审查及不起诉申请,结合具体规定和情形灵活运用;在认罪认罚环节,把握适用阶段,并提出根据具体案件事实情况来建议或者不建议当事人认罪认罚以获得更好的辩护效果;开庭阶段,做好庭前准备、庭中表现及庭后跟进工作。

4.png

8月7日,本系列最后一天讲座由施裕斌律师与刘洋律师主讲。

施裕斌律师以《化险为夷——提升犯罪预防的意识与策略》为主题,该讲座聚焦于犯罪预防,通过一系列贴近生活的案例,深入剖析了犯罪的常见场景与严重后果,如故意伤害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等,警示犯罪离我们并不遥远、犯罪的后果也非寻常人和家庭可承受。施律师以经办案件为例,详细阐述了诸如“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帮信罪”等常见罪名的定义、构成要件及行为方式,并提出具体防范策略,如遇矛盾保持冷静、遵循“三不原则”等。同时,讲座还强调了证据留存意识,并鼓励在遇到问题时寻求律师帮助,以增强法律意识,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5.png

刘洋律师以《不止于胜诉:律师工作中的困顿、突破与职业意义》为主题进行分享。本讲座首先聚焦了律师执业风险,剖析“红线”与“安全区”,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六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相关条款,结合《律师办理刑事案件规范》,并以此为引申,强调任何行业都要对工作风险有所意识。在知识储备方面,刘洋律师提出“穷举式应对”策略,以张某非法经营罪案为例,深入分析侵犯著作权罪与非法经营罪的关系,阐释如何全面研究法律条文和司法解释,突破知识盲区。在沟通环节,揭示了“角色切换”难题,通过与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及其家属沟通的具体案例,展现律师在不同立场间切换的挑战。同时,刘洋律师剖析“思维惯性”与“结果主义陷阱”,提醒律师审慎怀疑证据,避免情感带入,理性看待案件结果。最后,刘律师阐述了律师职业意义,既包括推动法治进步、捍卫程序正义、保障人权等,也包括在每一个案件中仔细搜集有利事实和证据,为当事人提供支持的同时实现执业满足感。

6.png

三天六场不同主题的刑事法律实务讲座,让各位同学收获满满,对律师和法律工作实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不仅是一次刑事领域实务讲座,也为同学们未来职业道路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内容。


< 七方学堂第183期——聚焦性犯罪实务要点 返回列表 【七方快讯 】七方所举办《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二)》深度解读讲座,助力企业合规用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