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短距离醉驾”代驾设局,防止落入“最后一百米”陷阱
来源: 作者:刘洋 时间:2025-02-13

每逢佳节,亲朋好友相聚,饮酒助兴是人之常情。随着“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理念深入人心,代驾服务成为了许多人的首选。然而,正是这种看似安全的解决方案,却在不法分子的精心设计下,演变成了“最后一百米”的陷阱。


PART  01

案情简介

2023年3月至2024年1月期间,被告人周某伙同多名代驾人员,在深夜或凌晨,代驾人员从事代驾期间,物色疑似酒驾的潜在被害人。

代驾人员接单后,若确认目标,会刻意与被害人建立信任关系,并寻找时机将相关订单信息发送周某。在接近目的地时,代驾人员会以各种理由提前结束服务,当被害人选择自行驾车时,周某便驾驶车辆故意制造交通事故,后以报警相威胁,索取被害人钱财。

其中,2023年6月10日凌晨、9月3日凌晨、12月11日凌晨,周某收到代驾人员消息后,分别驾驶汽车与疑似酒驾的叶某、曹某、李某故意碰擦,后以报警相威胁实施敲诈,其中叶某被以汽车维修费为名勒索人民币6万元、曹某被勒索人民币2万元、李某被勒索未果。

2024年1月31日,被告人周某经公安机关交警部门通知后主动投案。

一审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周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要挟手段,多次强行索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敲诈勒索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四万元。


PART  02

法律规定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罪】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关于办理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的意见》第十二条 醉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不具有本意见第十条规定情形的,可以认定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依照刑法第十三条、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处理:

……

(三)在居民小区、停车场等场所因挪车、停车入位等短距离驾驶机动车的;

(四)由他人驾驶至居民小区、停车场等场所短距离接替驾驶停放机动车的,或者为了交由他人驾驶,自居民小区、停车场等场所短距离驶出的;


PART  03

律师评析

敲诈勒索罪最主要的特点,是行为人使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勒索财物。威胁和要挟,是指通过对被害人精神上的强制,对其在心理上造成恐惧,产生压力,如以将要实行暴力,揭发隐私、违法犯罪活动,毁坏名誉相威胁,使被害人产生恐惧、畏难心理,不得已而交出财物。

在本案中,被告人周某与代驾人员合谋,选择深夜或凌晨时段物色潜在目标,利用代驾服务的便利条件实施敲诈勒索。具体表现为:代驾人员在接近目的地时故意找借口提前结束服务,利用“最后一百米”时间晚、路况熟、距离短等特点,诱使被害人产生侥幸心理自行驾驶。随后,周某驾驶车辆故意制造碰擦事故,并在被害人试图逃逸时,采取追逐、撞击等手段,意图当场“制止”被害人。这一系列行为表明,周某主观上具有明确的敲诈故意。

事故发生后,周某以揭发被害人酒驾相要挟,并以车辆损失费用为借口,逼迫被害人支付高额赔偿。其行为不仅具有明显的非法占有目的,还利用被害人恐惧、畏难的心理,迫使其交出财物。因此,周某的行为完全符合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

此外,周某与代驾人员的分工协作,进一步凸显了其犯罪行为的预谋性和组织性。通过精心设计的作案手法,周某等人不仅利用了被害人酒驾的违法行为,还通过制造交通事故和报警威胁的方式,实现了对被害人财物的非法占有。这种犯罪行为不仅侵害了被害人的财产权益,还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

值得注意的是,在警惕代驾设局的同时,也不可对”短距离醉驾”掉以轻心。根据《关于办理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的意见》第十二条第(三)、(四)条规定,在居民小区、停车场等场所出于挪车、停车入位或者交由他人接替驾驶等目的而驾驶,可以认定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作为犯罪处理。然而,这一规定的适用并非绝对,仍需根据具体案情进行判断。

例如,江西高院发布醉驾典型案例之钟某某危险驾驶案中,被告人钟某某饮酒后驾车准备回家,在停车场驾车刚出发掉头过程中,与被害人许某某驾驶的车辆发生碰撞。法院认为,钟某某虽驾驶距离很短,但是为了上道路“长距离行驶”,不符合“短距离醉驾”出罪的情形。这一判例表明,对于“短距离醉驾”的认定,不能仅仅依据驾驶距离的长短,还需考虑驾驶目的、案发环境、血液酒精含量等因素。

本案中,尽管周某利用被害人“短距离醉驾”的行为进行敲诈勒索,但被害人是否构成危险驾驶罪仍需根据具体案情进行判断,因此,代驾设局虽可恨,但“短距离醉驾”亦不可为,避免因侥幸心理触犯法律。

结语

佳节团聚,饮酒助兴本是乐事,但切勿落入“最后一百米”陷阱。代驾设局的案例提醒我们,安全意识不能有丝毫松懈。选择正规代驾平台、全程保持警惕、拒绝“短距离醉驾”,不仅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也是对家人和社会的责任。严守“喝酒不开车”底线,让节日的美好不被意外打破,让每一次相聚都安全无忧。


< 常见执行措施盘点四:报告财产令 返回列表 AI 生成图片版权认定:司法实践中的关键指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