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道路停车收费惹争议?法院判了!
来源: 作者:廖潇歌 时间:2025-06-23

近日,某村集体在主要出入口设置收费道闸来减轻村内日益拥堵的车流,被本村居住人员以行为不合法为由诉至法院的案件,法院经审理后作出判决,驳回了居民的诉讼请求,认定村集体依据村民自治权利设置收费道闸以管理交通、缓解拥堵,程序合规。这一判决,为当前众多面临“车辆围村”困境的村庄如何运用自治权管理公共空间,提供了一个具有标志性的司法注脚。



案例分享



案情简介


2023年12月18日、20日、21日,2024年2月9日,原告卞某某先后四次进入上海市某镇某村村宅道路范围,离开经过闸机口处被收取停车费10元、5元、15元、20元。原告认为,被告某村委会擅自在村道上设置停车收费设施的行为不具有合法性,侵犯了其财产权利。为维护其自身合法权益,遂将某村委会和某科技公司诉至本市某区级人民法院,要求两被告向原告返还所收取的停车费50元。诉讼中,原告撤回对某科技公司的起诉。

被告某村民委员会辩称,2023年,该村为改善村内乱停车的状况,于同年7月召开村民大会,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对村宅内的机动车停放实行统一管理,决议内容为村委会记录。对于该公益性停车场公约(其中临时停车:超1小时按5元/小时计费,1天20元封顶)对每户村民进行了告知,并在村宅道路的路口和闸机口进行了张贴公示,自2023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本村内所有的居住人员均已知晓并遵守该约定。同时被告只是对涉及村内集体土地的村宅进行管理,并未产生经营行为。原告将车辆停放在村宅内,双方构成要约承诺,原告驾车进入及离开村宅时双方形成了合同关系,并且已履行完毕,故原告要求退还停车费没有任何法律依据。



法院判决


庭审中,原告明确本案的请求权基础为服务合同,被告对此不持异议,故法院院确定本案案由为服务合同纠纷。现原告要求被告退还停车费的依据在于认为合同无效,法院认为在确认合同无效时,应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作为依据,原则上不得将地方性法规、规章等作为依据。只有在法律、行政法规没有规定,而规章的内容涉及到金融安全、市场秩序、国家宏观政策等公序良俗的,此时亦并非违反规章,而是因为违背公序良俗,才导致合同无效的结果。

就本案而言,关于被告所处的村宅道路进行停车收费,是否适用《上海市停车场(库)管理办法》双方尚存争议,即便退一步讲,就村宅道路停车收费可适用上述相关管理办法,根据该管理办法而言属于行政规章,并非本院上述提及的狭义的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范畴。且该行政规章的内容亦不涉及到违背公序良俗,且被告对村宅道路停车收费虽未经相关部门备案、核准,但相关的行政许可事宜应属于行政管理的范畴,与本案所处理的合同纠纷无涉。

本案的审理,应围绕原告的请求权基础进行,原告驾车进入被告处村宅道路停车,被告已向原告提供了相关服务,原告亦予以接受,且享受了停车的服务,双方的合同实际已履行完毕,且对于收费的金额亦不存在不合理情况。原告要求被告返还停车费的依据不足,驳回原告卞某某的全部诉讼请。



延伸讨论



村级道路停车收费的法律依据

1、‌《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明确村委会作为基层自治组织,收费事项需经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表决,并公示15天以上。同时注意留存会议记录及公示证明。2、《上海市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

村民会议向村民代表会议授权,可在村民自治章程中予以明确。村民代表的人数不得少于35人。

3、‌《上海市停车场(库)管理办法》‌

规定村级道路停车管理属村民自治范畴,但需区分道路性质(集体土地或公共道路),公共道路收费需交通部门审批。


村级道路停车收费的方案制定

1、‌前期调研与方案起草‌

需求评估‌:统计村内车辆数量(如本村村民、租户、外来车辆比例),分析道路承载能力及拥堵情况。

‌权属确认‌:核查道路性质(集体土地需提供权属证明,公共道路需交通部门审批)。

‌成本核算‌:计算设备采购(如智能道闸)、人工管理、道路维护等成本,参考周边区域收费标准(如浦东新区普遍月缴150元/辆)。

2、‌民主决策程序‌

‌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需三分之二以上参会代表通过,形成含收费标准、减免对象、资金用途在内的书面决议。

‌公示要求‌:方案需在村务公开栏(网上可同步)公示15天。

‌试运行期‌:建议设置15天试运行,收集反馈并优化流程。

3、资金管理与公示

‌收入分配‌:建议分配比列为道路维护(50%)、公共设施(30%)、应急基金(10%),委托第三方运营的,服务费不超过总收入10%。

‌财务公开‌:年度决算需经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核并向村民公布。




结语


随着我国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以往相对宁静的村落涌入了不少外来住户。为加强村级道路的管理,不少村委员开始实行停车收费制度,如何既能保障村民自治权,同时又不侵犯租户权益?需要从‌明确法律边界、区分道路性质、‌规范收费程序、‌创新管理方式、‌加强审计监督、‌引入第三方管理等多方面入手。



< 老年性犯罪案件背后的法律与心理剖析—基于恋童癖视角的解读 返回列表 生前立下的遗嘱最后为何无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