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带着游戏账号立遗嘱——网络虚拟财产如何继承?
来源: 作者:胡晓萍 时间:2023-04-12

2023年3月21日,《2022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正式发布,对25万份遗嘱进行大数据分析,引发广泛关注。

据统计,中青年人群(60周岁以下)的遗嘱保管数量从2017年的279份,上涨至2022年的3467份,五年间增长了十余倍,其中不乏“90后”“00后”的年轻人。 且自2017年起,中青年人群通过订立遗嘱处分“虚拟财产”的情况也开始增多,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华遗嘱库共计收到458份内容涉及“虚拟财产”的遗嘱,类型包括QQ、虚拟货币、支付宝、微信账号、网络游戏账号等。

18岁零1个月的何平(化名)最近就在中华遗嘱库立了份遗嘱。作为一名“00后”,她在遗嘱中说,如果自己遭遇不幸,财产全部捐给公益机构。她的财产包括存了多年的压岁钱和一个玩了多年的游戏账号。立遗嘱是何平送给自己的成年礼物,她觉得这是“一种未雨绸缪的行为,还很酷”。立遗嘱人群的年轻化和虚拟财产的纳入,成为近年来遗嘱订立的新特征,从中也能窥见年轻人对于生与死、虚拟与现实的态度。

大数据时代,随着网络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比重上升,“虚拟财产”这种新型财产也愈发被人们重视。那么,关于网络虚拟财产的继承,有哪些问题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呢?


网络虚拟财产一般有哪些?

网络虚拟财产是指以数字信息或非物质的形式,存在于网络空间中,具有一定财产价值,可为人所控制和使用的特殊属性的信息资源。一般包含以下三类:

1、 各类绑定了银行卡的支付账号,比如支付宝、微信、QQ、数字人民币等具备“钱包”功能的账号,里面除了零钱,还会购买平台理财产品;

2、 各类社交账号以及在各类社交平台发布的内容,比如微博、抖音、小红书上分享的生活感悟和美好瞬间;

3、网络游戏中的游戏账号、装备、积分、用户级别等,也包括网购领域的网络店铺,比如淘宝店铺等。


网络虚拟财产可以继承吗?

2021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已将网络虚拟财产纳入法律保护的范围,其第127条规定:“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可见,网络虚拟财产是受我国法律保护的财产形式,但由于法律规定得过于原则、笼统,在实践中往往缺乏可操作性,法律也未明确网络虚拟财产的继承规则。笔者认为,对网络虚拟财产能否继承的问题,应区分情况而定,不可一概而论。《民法典》第1122条规定:“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法条用“概括式”的方式规定了遗产的范围,理论上,网络虚拟遗产是具备可继承性的。但,实践中有不少账号,根据用户与平台之间的协议,平台并不允许用户将其作为个人财产进行继承。因为很多账户具有人身属性,交给他人继承,可能会造成一些负面的效果,比如某人发表言论的账号被继承后,继承人如果继续以被继承人的名义发表各类文章、评论、言论,就会给读者造成困扰。如果是主要体现为财产价值的账号,一般可以进行继承。对于生活在网络时代的人们来说,各种支付账号、游戏账号和装备、网店账号等,是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自己非常重要的财产,因此愿意让自己的继承人进行继承。因此,网络虚拟财产能否继承,主要看两点:一是要看提供网络服务的平台、供应商是否允许进行继承,比如2021年底,苹果正式启动“数字遗产计划”,苹果手机用户将系统更新到iOS5.2版本后,就能选择“遗产联系人”的功能;二是要看是否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如果不违法、符合行为人内心真实意思,在条件成就时,网络虚拟财产就可以转换为自然人遗留的遗产,由其合法继承人继承。


网络虚拟财产如何继承?

笔者查阅了一些常见虚拟财产的继承流程,具体如下:

1、微信、支付宝

微信和支付宝平台都明确,账号不得继承。但其中的财产权益可依法继承。若亲人去世,顺位继承人需提供其有效身份证、与账户持有者的亲属关系证明、账户持有者的死亡证明、承诺书、遗嘱(若有)、公证书等材料,对账户中的财产进行查询、提取、分配。

2、移动、联通、电信手机号

据移动、联通平台规定,如原户主身故,继承人可凭本人有效身份证、原户主死亡证明、与原户主的亲属关系证明、公证书等文件,到指定营业厅办理。电信平台同意凭国家承认的法律文件可办理手机号过户,同时特别规定:如涉及靓号过户等特殊情况,需视靓号的规则而定。

3、QQ/微博/抖音等社交账号

微博平台同意账号继承。当微博博主去世,亲属提交博主的死亡证明、户口本、授权书等,核实通过后平台会将微博账号保护并移交到新的账号持有人。但QQ和抖音平台都明确,其账号只能由本人使用,不得继承。

4、淘宝店铺

关于淘宝店铺这类虚拟财产的继承,在提供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继承公证书等相关材料后,可以进行店铺过户。

5、蚂蚁花呗

一句玩笑话“继承我的花呗”到底可不可行呢?事实上,花呗作为个人信用金额,并不能被继承;但花呗的欠债却是可以“继承”的。如果继承人选择继承被继承人的财产,那么相应的就要承担其债务,包括花呗欠债。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网络虚拟遗产属于“其他合法财产”的范畴,是除了现金财产以外其他有纪念意义的财产。但在实践中的继承也存在不少争议,因此,对于想将网络虚拟财产遗留给在世亲人的朋友,律师建议:1、将社交平台账号、密码告知家人,避免因账号太久未登录而被平台收回或注销;2、提前咨询律师、订立遗嘱,最大限度减少身后事纠纷。《寻梦环游记》中有这样一句话:“死亡从来不是终点,真正的死亡是忘记。”也许,网络虚拟财产不仅仅是涉及财产保护和继承的问题,它也将成为一个人不被世界忘记的凭证。

< 高坠身亡,保险公司能否拒赔? 返回列表 发送offer非儿戏,缔约过失需赔偿 >